上海公共租界纳税人会议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纳税人会议制度是上海公共租界得以较好运行的重要制度,纳税人会议制度脱胎于租界成立初期的租地人会议制度,最终的确立是根据1869年的《上海洋泾浜北首租界章程》。可以说,纳税人会议制度具有近代议会制度的色彩,在租界的政制结构中,纳税人会居于立法机构的地位。本文试对纳税人会议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历史考察,以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该制度的价值和意义。在租界市政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制度深受英国议会制度的影响并将精髓部分予以移植、借鉴.在长期的运作和实践下,纳税人会议制度的内涵对公共租界华人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形成和权利的抗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纳税人会议制度的历史考察来看,这一从西方移植而来的制度带有地方议会制度的色彩。从公共租界外侨的角度来看,该制度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其体现了近代西方宪政运动的成果,还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而从公共租界华人的角度来看,该制度一方面没有彻底践行西方的宪政理念,另一方面,对增强华人的权利意识和参政能力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且租界华人开始将其本土化运作,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谋求自身的权利。
纳税人会议制度 权利意识 权利抗争 上海公共租界 清朝末年
孔志强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64-472
2014-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