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胶体磷-32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剂量计算与疗效

放射性核素胶体磷-32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简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痛苦少的方法.32P在衰变过程中释放β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作用于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进而控制血管瘤.幼稚的内皮细胞对射线极为敏感.研究结果显示,治愈率、有效率与剂量呈正相关.对首次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应根据病情加减剂量,进行再次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严重的干湿性皮炎(局部遗留白斑或出现水泡、溃疡)发生率与剂量呈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准确掌握磷-32配制及使用剂量,不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减少副作用,还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和辐射防护成本.在整个制备与治疗环节中,尽量做到简单、快捷、准确、环节少.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放射污染.在实际治疗操作方面,完全做到简单易行、效果可靠.本着以上原则,核医学科采用个体化治疗,一次制备,限期使用的方式应对门诊.制备的胶体磷-32浓度为20uCi./mL.总剂量为3600~4000Gy.

海绵状血管瘤 放射性治疗 胶体磷-32 疗效评价

申勇萌 刘德良 侯盼盼 刘小莉 周冉 侯振山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

郑州

中文

480-48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