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策划

如何充分利用科技馆优势资源为在校学生服务,馆校之间共同构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实现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以说是中小学教育发展和科技馆教育发展共同的一个新的亮点和新的领域.本文介绍了2006-2012年四川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和成都市几所学校在此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并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了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机器人工作室应该有别于科技馆的常设展厅,应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工作室不是一件展品固定在展厅里被动接受观众的参观,而应该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内包含了许多机器人以及相关领域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而检验这些活动是否成功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就是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工作室的作用。这方面国内许多科技馆已经走在了前面,四川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与成都七中、成都石室联合中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正计划与成都实验小学、高新实小等学校合作开展机器人制作的第二课堂活动。除此以外,面向日常观众开设的初级机器人培训班每周也定期开课,但展望未来也任重道远。目前,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科技创造能力,自身也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多学校都斥巨资建立了自己的机器人工作室。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也必须相应地在馆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不能停留在原地周而复始地循环,而是不断创新和发展。

科技馆 科学教育 活动策划 馆校合作

李黎

四川科技馆,成都,610015

国内会议

第六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广东东莞

中文

474-478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