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以杭州市”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为例探究馆校结合教育在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一体化中的作用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世界、进入社会的基础知识,为他们打开了认知的大门;非正规教育则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可以自由发展自身特长,接触到课堂外的更多知识,同时,伴随着他们今后继续学习、探知世界的每一个脚步.正规教育提供了基础的理论知识,非正规教育需要将这种知识进行实践证明,而科技馆则为非正规教育的活动提供了场地和技术支持,使得两者最终结合在一起.从杭州市“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项目中,依稀可见科技馆在连接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因为科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人,而对于科学素养的内涵,认识却各有不同。教育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将科学素养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态度与精神的综合体。国务院颁布的《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提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所以,虽然表述各有不同,但基本观点趋向一致,那就是:科学知识的获得只是科学教育的一项内容,但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从而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目前我国的正规教育以应试为方向标,侧重于科学知识灌输的大背景下,虽然新的课程改革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就隐含着科技馆教育发挥作用的余地。相较学校的墨守成规,科技馆作为政府和社会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和活动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成为重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是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现在的教育状况下,科技馆教育在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至少在激发兴趣启迪智慧、完善结构提高能力、增加交往培养情感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恰恰非常完美地弥补了正规教育的不足。

科技馆 馆校结合 教育实践

江如蜜

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310000

国内会议

第六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广东东莞

中文

599-603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