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在食品安全威胁下农户个体自保行为分析--基于河北省某县的实证数据

食品市场的扩张和”脱嵌”导致家计经济条件下的食品安全”社会共保”机制被打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在严重的食品安全威胁下,农户会进行”个体自保”.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种”个体自保”一般不表现为城市消费者所采取的高价购买有机食品或农产品,而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其一,”一家两制”模式下的差别化生产;其二,乡村熟人社会中的产品交换机制.从农村社区层面来看,后者本质上仍依赖于前者得以实现.基于河北省某县210个农户的实证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差别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家庭总收入、责任意识和外部力量对其个体自保行为的影响显著,而风险感知的影响不显著.据此,笔者给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引导农民进行安全的农产品生产的政策建议.

农户个体自保行为 食品安全 农民收入 安全生产

徐立成 周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409-419

2014-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