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分解--基于省域面板数据与SBM-GM生产率指数的实证分析

采用1978--2012年国内省域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借鉴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模型:SBM-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核算与分解.实证表明:与Global Malmquist指数相比,传统的Malmquist指数容易导致”技术倒退”,致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被动”提高;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空间非均衡性明显,西部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最高,东部地区稍低一点,中部地区最低;1978-2012年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主要是由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改善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并呈”U”形波动变化特征.

粮食种植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尹朝静 李谷成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431-441

2014-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