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场景的美学特征
本文从传统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尝试总结出虚拟场景的美学特征.为艺术工作者在关于虚拟场景中美学特征的探讨上提供思路和方法.虚拟场景的空间性,是存在于赛博空间中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条:对现实的渐近线和对非现实的渐近线。美国著名导演卡梅隆在制作影片《阿凡达》的过程中,运用了名为“虚拟摄像机”的增强现实系统,因此可以在显示器上实时观看动作捕获过程有计算机生成的结果,便于对场景进行调整和指导。随着演员在绿布前的表演,画面中所呈现的虚拟场景也自然地同演员的表演合二为一。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再局限于一个已知的世界当中,表演的空间和尺度都被无限地放大在赛博空间之中。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艺术史项目组正从事“当代艺术中的虚拟场景对其表现张力”的研究,其目的是在探讨虚拟场景的呈现,对传统视觉影像艺术表现上的影响和渗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以虚拟场景为影片拍摄基底的作品将会成为未来影像的主流,而事实上,这种趋势也在越来越明显。
虚拟场景 美学特征 空间性 表现张力
郭子淳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2-278
201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