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转喻思维模式下汉语借代修辞造词的认知特点

传统的汉语借代修辞研究,通常从借体和本体之间的事理逻辑关系来划分借代修辞类别,往往名目繁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借代造词是人们通过转喻认知机制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结果.,结合汉语词例和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实践,考察转喻思维模式下借代造词的规约形式,尝试回答汉语借代造词的倾向性和认知特点。认为汉语借代造词再次验证了部分一整体转喻是转喻范畴的原型,重视所属关系,附会占有者和特定的人物关系,人们对行为事件的评价,相对于事件本身来说,由于更具主观性,因而也更具易于感知并引起共鸣,认知框架是历时发展的、动态变化的,以事物的功能特点为凸显特征的转喻表述形式,相对更具民俗特点和历史阶段性,词语在语义场中的竞争力受社会背景影响较大,将造词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点面结合,形式多样,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典型词语,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总结与合理类推,完善汉语词汇网络;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将造词和理据、词汇和文化、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习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乐其所以得。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借代修辞 转喻思维

陈敏

(中国)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中文

78-85

2014-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