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词汇释义、释词方式教学探讨
应该如何对词汇进行准确释义?如何教会学生准确使用词汇?笔者从教学角度探讨了一些课堂上行之有效的释词方式,即在传统的以词释词方式之外,运用汉语词汇学知识,结合汉语教学技能,在汉语词汇释义、释词方式上找到对学生有帮助的好办法.每种语言都极具生动性,这一点在词汇(及短语)的使用上充分体现出。比方说下面两个句子:例句1.这孩子样样都好,就是不会说话。例句2:请告诉小青,我的饭不热了。“说话”的本身意思学生都能明白,但“不会说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能说话,即哑巴,二是不擅长表达,口拙,这一个义项学生应该也能揣摩到,但是在例句中到底作何解,就这个句子而论,我们无法确认。如果有上下文语境(con—text),那么我们也许能在义项一和义项二中做出判断。若缺乏语境,显然“不会说话”含义不明,句子必然产生歧义。例句2中的“热”既可以作形容词,不热了就是“凉了”;“热”又可以作动词,词义是“使热;加热”,不热了就是“不用加热了”。从上述两个例句可以看出,词的多义和多重词性,都会改变句子意思,为避免造成歧义,应该全面考虑,在词的运用上注意细节。这也说明了汉语教学中词汇教与学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 中级汉语 释词方式 释义方式 教学技能
周虞农
(美国) Widener University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293-297
2014-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