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汉字习得的中介状态--一项基于数据库的研究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外国人学习汉字的规律,收集了30名非汉字文圈学习者从零起点开始,在1年内学习某初级教材所要求掌握的全部汉字后的实际掌握情况,建立了”外国人汉字习得数据库”.据此,分析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学习者掌握汉字认读与汉字书写的差异;正字、错字与别字在习得过程中的不同表现等等.在此基础上,发现汉字的学习同任何一种外语的习得一样,存在一个明显的”中介状态”.学习者错误认读的汉字以及所书写的错字、别字可视为”阶段性进展”的标志.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建议,在学习时间接近1学年且学习汉字超过800字后,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汉字字形意识都渐趋成熟,对于新出汉字(或许也包括其他语言要素)的掌握途径开始由主要依靠(精读)课堂转为更广泛的来源。在汉字中介状态的“连续统”上,错误认读/错字较之无法认读/无法书写是更接近于习得的状态,而别字较之错字则是更接近于习得的状态。
对外汉语教学 汉字习得 中介状态 数据库
王骏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361-367
2014-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