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罗德戴尔悖论与污染排放权交易

在生态危机的应对中,为自然定价,建立污染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新自由主义的提倡下越来越成为环境政策发展的趋势,这引起生态经济学者赫尔曼·E·戴利、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的批判,称之为罗德戴尔悖论(The Lauderdale Paradox)的回归,即以牺牲公共财富为代价来增加私人财富.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家,2013年至今雾霾愈演愈烈并有席卷全国的趋势.国际与国内双重压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来应对我国的生态问题.对此国内一些学者也主张建立碳交易、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来治理雾霾、实现碳减排.这种市场机制是否有效,其本质是什么?需要运用罗德戴尔悖论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盲目学习西方的经验将有可能导致对污染控制的失效。理论与实践表明,在生态问题的应对中从根源上要控制市场的力量,约束资本的力量。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对资本主义私利性的超越决定了当今世界只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才有希望实现马克思希冀的联合生产者对物质变换的合理控制。这要求增强由国家作为联合生产者的代表承担对公共资源的控制,在经济决策中将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作为制约因素之一,设置生态红线并严格遵守,在生态环境的规划中充分体现计划的作用、国家的力量。

碳交易 排放权交易 市场机制 罗德戴尔悖论

靳晓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

郑州

中文

415-420

2014-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