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劳动力重塑--兼论农民工的转型

”中等收入陷阱”源自2006年世界银行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低迷、迟迟未进入高收入国家的一个称谓,而我国2010年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笔者认为,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构成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中国跨越贫困陷阱的重要支撑因素,但要成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应通过劳动力的重塑,提升以作为生产主体的劳动力要素的质量,扩大劳动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同时从提高供给水平和增强国内需求两个方面努力,才能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规避可能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提出首先要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体制环境。其次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最后,以人口城镇化为尺度,支持更多的流动人口转化为城市市民。

中等收入 劳动力重塑 人力资源 资本投资 人口城镇化

李中建

郑州大学商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

郑州

中文

607-615

2014-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