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3年两次西南涡云系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采用FY-2卫星资料、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年春季两次东移西南涡影响过程中的云系、雷达回波演变和环境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西南涡形成都伴随有高原槽东移和高原东侧偏南急流增强,高原槽东移、冷暖平流发展对低涡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低涡云系在结构形式上经历了暖锋云系向叶状云系转变.随着低涡云系后部干区增大,叶状云系形成典型的”S”形后边界,雷达回波上”人”字形回波形成.低涡云系的结构形式和边界形状,对急流发展和低涡东移、低槽的位置有指示作用.受低涡影响,降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涡暖区降水,对流云团表现为反气旋弯曲暖锋云系,第二阶段中层干冷空气下沉加剧,干湿气团交汇形成西南—东北向带状冷锋云系,冷锋云系降水从西到东影响.低涡云系的西南部,红外亮温和雷达回波对应关系较好,强降水出现在上风方向亮温低值中心和梯度大值区附近,低涡云系东部和东北部对应关系差.

低涡云系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环境场特征

韦惠红 牛奔 王继竹 车钦

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2014年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

青岛

中文

66-75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