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教科书中的二次大战--1950至1960年代中港台的个案比较
历史教科书在建构社会的二战认识和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可是,在同一个“中国”的语境下,中国、台湾与香港对二次大战的描述出现明显的差别。因此,本文在追溯三地不同的政治环境和教育政策后,便会采用中、台两地的“统编本”,以及香港的《中国历史》——由孙国栋编撰、钱穆校订,人人书局出版社出版的课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比较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初三地历史教科书对二次大战的描述。由于二战时的抗日战争涉及对国、共的论述,是战后历史教育的敏感课题,因而是体现三地历史课本编写原则的重要范例。还会进一步探讨三地历史教科书为学生建构二次大战的面貌,从而了解三地的社会状况和对此课题的知识观。
历史教科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 政治环境 教育政策 知识观
朱维理
香港浸会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2
2014-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