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谈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水域采集

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和水域采集要求,从选取指标、综合指标及范围定位标准等几个方面对地理国情普查水域采集与1∶1万地形图水系要素的采集进行了比较.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指除按照地表覆盖要求分类外,必须以地理实体(或地理对象、地理要素)形式采集的道路、水系、构筑物以及地理单元数据。地理国情要素中河流的范围以河道范围为准,有堤防的河道,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包括常年雨季形成的高水位岸线,即高水界之间的范围。实地长度大于500m的所有时令河与常年河、实地长度大于1000m的干涸河均需采集;河渠实地宽度大于20m的采集河渠范围线构面,同时采集结构线,小于20m的采集中心线。5000m2以上湖泊、水库、1000m2以上坑塘采集岸线,并构面。地理国情普查和1:1万地形图两者的目标、用途与侧重点均不相同。地形图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表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的一般特征;地理国情普查在客观反映地表覆盖物理特性的同时,着重地理国情要素的属性获取。两者对水系要素的采集方式、信息承载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与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码以及数据分层等方面既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又不能达到有效一致。无论是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地表覆盖或者重要地理国情要素,还是1:1万地形图,水域都是很重要的自然要素之一,对水域要素包括其附属设施的表达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地理国情普查 水域采集 地形图 水系要素

徐之俊 何丽华 廖广宇 张寒梅

湖北省地图院,湖北武汉430074 湖北省测绘宣传中心,湖北武汉430071

国内会议

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八次学术信息交流会

开封

中文

379-381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