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定位系统GNSS(由GPS系统、格洛纳斯系统、北斗系统和伽利略系统组成)测量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它的高技术测量方法也越来越多且方便可靠,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紧密。本文以河南省某区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为例,就全球定位系统GNSS新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测量中,应用GNSS新技术测量界址点,主要有静态、RTK、网络RTK三种测量方法。现在由于静态工作效率低(精度高),一般用于高精度等级点的测量上,随着RTK技术的发展,并逐步方便,在本次土地确权测量中,一般应用RTK和网络RTK技术测量。全球定位GNSS测量技术观测的原始数据为WGS - 84坐标,而在河南某区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实际应用的是西安80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需要建立地方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本次测量选用的GNSS仪器设备都是双星系统,即GPS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兼容并用的天宝GNSS仪器,它们的使用对测量外部观测外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低。在土地确权调查工作中,对于大量村组界线的走向在树下、沟内等测量条件很差的条件下,有了双星系统的兼容并用GNSS仪器,测量的可用卫星数越来越多,分布的PPOP值越来越好,都可以使用GPS来观测,不再使用常规的导线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出测前先要检查一下GNSS仪器设备配备是否齐全,电池充电是否完成,坐标转换参数是否设置建立完善,GNSS仪器设备网络RTK( HNCORS)能否正常建立连接,同时要选择经检验合格的带有水准气泡的测量导杆,长度一般为2m。各项检查准备工作完成后,在测量界址点前事先要检测1-2个已知点,比较成果的精度是否正确可靠,经检测的已知点成果没问题,就可以出测作业了。一个调查小组以3-4人为宜,1名技术人员带工作底图,在当地村组长或指界代表人的带领下,现场调查指界,技术人员在工作底图上对相关的地籍要素进行标绘,1名技术人员埋设相应界桩(比如灰桩、水泥桩),1-2名技术人员对埋设好的界桩进行现场测量。测量时测量人员一定要把测量寻杆放置在界址点正中心,并把水准气泡搁置在水准管的正中心,再实施测量,一般情况下最好是GNSS仪器设备处在固定状态下实施测量。对于部分界址点在较密的树林里,GNSS仪器设备难以产生固定解时,可以采用浮动解来测量,但一定要增加观测时间,使观测精度达到河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要求的界址点要求的精度。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精度
张排伟 王燕
上蔡县宏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上蔡463800
国内会议
开封
中文
647-649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