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入库的探讨

地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初是被用来做为历代政府征收田赋税的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大,先后经历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个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航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卫星定位等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地籍也随之应运而生,使得地籍进入数字地籍时代,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的革新上,以GIS、GPS、RS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地籍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及管理应用全过程的数字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并被广泛应用于城镇土地资源的日常管理,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地籍数据的基础存储分为空间数据分类存储结构、权属数据存储结构。地籍数据库要求数据结构完整、空间数据正确、属性数据完整、汇总表格完整。建库前要进行图面检查、拓扑检查、代码检查、几何结构检查。数据库入库分为图层转换、属性表转换、编码转换、地籍号转换几个流程。入库后要进行符号代码、属性、调查表数据、生成成果的检查。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维护国家土地制度的工具,在现代地籍管理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地籍调查 数据入库 存储结构 工作流程 数据检查

王燕 张排伟

上蔡县宏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上蔡463800

国内会议

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八次学术信息交流会

开封

中文

652-654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