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靖州葫芦坪石煤(钒)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关系
葫芦坪石煤(钒)矿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隆起带西南段,区域NE向王家田向斜北西翼与NW向甘塘逆断层下盘.赋存于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平行分布4层(主要3层)石煤和2层(主要1层)钒矿.石煤主要赋存于黑色岩系中下部,钒矿赋存于黑色岩系下部近底部,二者产状一致.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状平缓,形态简单.石煤平均厚11.10~25.09m,发热量4034j/g~4996j/g,伴生ω(V2O5)0.16%~0.31%;主钒矿层平均厚度9.60m,ω(V2O5)0.88%.文章在扼要阐述了矿床成矿特征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石煤与钒的成矿关系,指出:湘西地区广布于黑色岩系中的石煤与钒矿,都是形成于缺氧环境下的沉积矿床,总体上各自构成独立矿床,石煤中通常伴生低含量的钒,钒矿中常出现低热值石煤.仅在个别矿床出现石煤与钒矿异体或同体共生矿体,并呈现出石煤、钒矿和黑色页岩相间的相变关系.湘西地区钒矿不能笼统称为”石煤钒矿”.
石煤 钒矿 地质特征 成矿关系
陈明辉 胡祥昭 张惠军 王本宏 杨洪超 鲍振襄 包觉敏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 湖南吉首416007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 湖南吉首41600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09-112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