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通道长界基性-超基性岩岩相及矿化特征
湖南通道南部长界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西南段,沿NNE向临口-三江深大断裂带呈2条平行的、大深度的岩墙产出,侵入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黑色板岩中.由于受自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的影响,致使原有岩石皆已蚀变.本区岩相划分采用原岩名称概括为4种岩相:属基性岩的有辉长-辉绿岩相,属超性岩的有辉石岩相、辉石橄榄岩相和橄榄岩相.各岩相间呈渐变过渡关系.本区Ni,Cu,Co及Pt,Pd元素矿化主要赋存于辉石橄榄岩和橄榄岩中.虽然与国内外含镍铜矿床的成矿岩体比较,其SiO2含量偏高、镁铁质偏低,Ni元素平均含量较低,但如Ni,Cu,Co和Pt,Pd等元素都与硫化物共生,其含量与岩石基性程度、镁铁值成正比增减,因此,如区内能找到更超基性的岩石,则发现这类矿床也不无可能.此外,本区超基性岩平均MgO含量大于25%,是一种农业化肥矿物原料,若作为农业化肥利用时,能回收可观的Ni,Cu,Co及Pt,Pd等有价元素,其经济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镍铜矿床 基性-超基性岩 找矿效果 矿化特征
龚璇 陈明辉 杨洪超 鲍振襄 包觉敏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0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0;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0-125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