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孔子心学中的问题及其诠释--以王阳明对”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为中心

王阳明虽然没有系统地解读《论语》的专门著作,但与朱熹对“吾道一以贯之”两章诠释对比中可以看出王阳明从整体上诠释《论语》,以心解经成为他诠释经典的一大特色,同时也纠正了朱子过于注重区分而产生的“支离决裂”的弊病。以“一以贯之”两章为例,阳明诠释《论语》的思想世界,始终以“致良知”的观点作为核心,“一以贯之”的只是致良知而已,良知即天理,格物是诚意的工夫,诚意的根本在于致知,致知即推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中,心即理也,天理不存在于万事万物中,而是在于自己的内心中,所以要求人们存心、去欲,直接在心体上用功。另一方面阳明心学体系极具鲜明的实践特色,阳明传奇的一生印证着他始终遵循着在“事上磨练”的方式,也要求学生必须从“事上磨练”做起。由此可见,良知、心、理、格物、致知等这些重要概念不仅获得了高度统一性,共同构成了阳明心学思想,更重要的是良知等概念进入了他的俗世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他所向往的圣人境界。王阳明对孔子“一以贯之”之解释,从侧重训诂传统解释转向对”圣人之意“的体悟与契合,这种诠释路向的转变无疑对于改变程朱理学空谈性命之理的风气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 一以贯之思想 内心体悟 心学体系

吴磊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芜湖市 241000

国内会议

长三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

安徽芜湖

中文

450-45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