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带一路”视野下甘肃方志编纂与文化传播构想

中国方志文化在记录当代、保存历史、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海内外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等方面,成绩日益突出、作用日益显著.在崭新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使文化交流更好地服务政治经济交流的大局,甘肃应加强方志编纂与方志文化传播,创新方志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拓展方志文化内涵,提升甘肃方志文化的学术影响力.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首次将“史志不分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强调“将地方史编写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这种“史志合一”的统管编修机制创新,无疑是对传统史志学术文化的又一重大突破,必将对史志文化“承前启后、开创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开启中国史志文化的新纪元。因此,甘肃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就要及时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规划纲要》,修志问道、直笔著史,强化地方史、地方志、年鉴的编纂工作,勇于担当史志文化传承、传播责任。建议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依法治志、纂修精品志鉴,拓展方志文化内涵、托“一带一路”,提升学术影响力度、彰显民族特色.重视民族地区修志、利用媒体推介,创新方志传播路径。

方志编纂 对外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战略

陈郑云

西北民族大学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595-601

2016-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