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纂出版模式到研究开发模式--”一带一路”视野下地方志工作模式创新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以往的国家战略相比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这种战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内涵,而且涉及许多省、区、市、县,这就为地方志发挥其独特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地方志工作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地方志如何利用其独特的历史资源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中有效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这就是记载历史,目的在于资政资社,必须更好地服务当代经济社会建设,要”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因此,现代地方志将从编纂出版模式转向研究开发模式,地方志学科发展也将由”记载的地方史”转向”一方之全史”.在”一带一路”视野下地方志工作模式创新和转型的方向是”地情研究为重心的综合发展模式”.在“一带一路”视野下,地方志必然强调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为经济社会重大发展问题服务的方向,而这个方面是与“地情研究为重心的综合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转型是完全相符合的。在这一框架下,发现现代地方志的业务内容、工作方式及组织与学科建设将产生如下变化:第一,方志的编纂应该根据历史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设计框架与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不仅能提供“官用”,而且必须满足多方面的“民用”。第二,方志工作必须走向开放,在政府主持下,需更多地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更多地反映家庭、社会组织和社区等社会内容,要加强社会部类的研究;相关的一个重要点则是方志工作队伍建设的开放化。第三,资料收集和提供的科学化和信息化,这主要是现代方志馆和地情网站的建设,还有资料年报工作,数字化是一个方向。这方面还需要大量投资和建设。第四,科学研究的组织,这就是方志学会建设和方志理论研究,目前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第五,方志人才队伍建设,如何适应资源开发的需要,确实是一个紧密而重要的问题。传统的方志人才,长于文字编辑,适于研究和调查实践,是不适应的。第六,地方史理论、编纂理论等方面的学术探讨。
地方志 编纂出版模式 研究开发模式 创新思维
朱正国
广东省云浮市地方志办公室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765-772
2016-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