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际-本土平衡理论”建构初探--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角度切入

本文采用”过程—目标”的定义方法,试从变化与趋势的意义上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质.提出应根据”国际—本土平衡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采用”战略定位——最终目标——横纵平衡——情景平衡”的策略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水平.国家层面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组织层面要分析组织所处环境以及自身发展阶段与定位。各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国际公共利益为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全球参与者与世界公民,具有全球视野及多元文化敏感度。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对于国际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之间进行横向平衡,通过对历史、现实的纵向平衡,追本溯源分析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客观评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与特点放置于特定的背景下予以分析,同时,也应注意其中的历史局限性。同时,立足当下教育现实,分析新形势、新情况下高等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情景平衡首先是“适应”的实践启示,其次是“塑造”的实践启示,最后是“选择”的实践启示。

高等教育 现代化进程 内涵式发展 国际化战略 本土模式 平衡点

徐佳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武汉

中文

325-330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