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敦煌宗教故事变文与《河阳宝卷》

宝卷是从唐代敦煌变文沿袭下来而传至宋代产生,并大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化。它的内容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巫术融合在一起,清代《破邪详辩》便说它是思想文化上的“邪”物而加以全盘否定。其实它的正面的教化性一直存在而传播着中国民间良好的文化传统。宝卷中的巫术文化早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我们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够认清宝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俗文化传统,而体现的是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现在所有雅文化与俗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本文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版《河阳宝卷》上下集为例进行讨论。通过敦煌宗教故事变文系统与《河阳宝卷》有关宝卷的比较研究,证明《河阳宝卷》里拥有久远的历史和文化。民间宝卷从清朝时候的《破邪详辩》将其全盘否定到《河阳宝卷》成为张家港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瑰宝,体现了中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并且回归中国精神文明的传统。归结为一句题词:文明中国。

《河阳宝卷》 敦煌宗教故事 精神文明 文化价值

高国藩

南京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宝卷生态化保护与传承交流研讨会

江苏靖江

中文

93-102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