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曹卷》与江南稻作之神
由于农民广泛的祭扫活动,到了清雍正十一年,在常熟一带列入了官祭,可见地方官对祭拜猛将,发展农业的重视。《常熟合志》335页载文:“刘猛将军庙,常熟在阜城门外湖滨。昭文在五渠。每岁正月十三日及冬至后第三戊日,两邑令致祭。清雍正十一年列入祀典、额编祭银一两九分五厘。”342页又载:“又按各乡猛将庙甚多,相传为刘猛将。”猛将庙形成了官祭后,四乡百姓便到处造起了猛将庙,《天曹卷》也在此时诞生,更合乎情理。讲唱《天曹卷》及其他“猛将宝卷”不但成为一种祭祀仪式,而且已成为一种带有民众特色、宗教色彩的社会活动。在200余年的岁月中,在河阳山周围的水乡村落,时时传来江南丝竹相伴的优美乐章。
宝卷 《天曹卷》 祭祀仪式 社会活动
虞永良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歌馆
国内会议
江苏靖江
中文
124-129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