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融入历史文化、贴近艺术生特点的美术史论教育实践探索--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考古选修课课程训练为例

美术史论教学应重视艺术生直观感性的特点,欣赏加创作的形式增进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因此作者教授的美术考古知识,针对选课同学绝大多数来自设计、装饰、服装、环境艺术、美术教育等造型艺术系,将文化课教师常用的文字答题或写作论文的做法,改为创意加创作的办法,并根据美术考古的遗物基本收藏在博物馆的实际,选择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作为创意的灵感来源,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一创作过程,培养造型艺术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使学生能从实物出发,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西安地区遗存丰富的周、秦、汉、唐的艺术。具体要求是学生课外参观一座博物馆,在博物馆中认真观摩,选择一件感兴趣的物品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拍摄这件物品,并将选择这件物品的原因予以简要说明。将创作作品及其创意说明附加在博物馆文物之后。防止学生抄袭、下载论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与博物馆展品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多数同学对中国艺术的热爱和探索之情。

高等院校 美术史论 教学策略 作业设计 历史文化

范淑英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

西安

中文

179-188

2014-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