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制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驱动力及摩擦力

本文主要是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为背景,重点考虑的是国有部门规模的减小及户籍制度改革下劳动力流动摩擦的减小,研究我国经济结构发展转型的推动力的相关问题。建立了一个三部门的经济结构变迁模型,模拟1978~2012年中国三部门劳动力的变化路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中国这34年间实际变化路径,然后利用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事实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如果加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素养的提高,加大力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会加速我国的现代化步伐。其次,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第一、第二产业较低,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服务业创造了第三产业中最多的就业岗位,但主要是以低效率部门为主,并未带动其劳动效率相应的提高,并且第三产业的就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部门为主,因此,提高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部门所占比重,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对于劳动力的再分配会起到促进作用。再次,这三十几年间,国有部门规模的减小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变迁。最后,减小劳动力的流动成本会进一步加快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经济结构 推动力 劳动力 流动成本

叶提芳 王军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

长沙

中文

14-28

2014-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