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污染排放程度的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本文基于污染排放程度,将中国36个工业行业分为重度污染产业、中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三类。进而在此基础上,借鉴原毅军研究产业结构变动的思路,选取2001—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相关指标的统计描述和模型建立,计算了工业结构不合理度,并深入分析了在促进污染减排的背景下,中国工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就促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目标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得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首先,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制度和产业政策体系。结合中国工业行业的特点和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适当提高环境规制标准,完善环境监测、监察体系,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创新环境规制政策,改革环境规制体制,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以严格的环境规制标准为依据,参照国家相关政策,修订完善产业分类指导目录,提高重度污染产业和中度污染的准入门槛。其次应加快技术进步,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政府科研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鼓励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平台,开展重点行业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市场。加快发展新能源技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通过技术进步发展壮大环保产业,降低传统重度污染产业的污染强度。
工业结构 污染排放程度 环境规制标准 技术进步
谢荣辉 原毅军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国内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
长沙
中文
431-439
2014-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