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输配电企业TFP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实证测度我国电力产业链上输配电企业1999—2009年的TFP,发现TFP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02年“厂网分开”后,下降趋势减缓,但并没有改变年均TFP负增长的状态。表明电力产业垂直一体化的打破并没有改变输配电企业低效率的状态,尽管改革后,垄断的输配电企业受到政府的规制,但实证测度显示输配电企业TFP呈下降趋势,意味着规制可能无效化。使用2006~2009年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销售电价与输配电企业TFP回归显示,受政府规制的销售电价对输配电企业TFP无影响。因此,打破输配电企业的垄断可能是较好的解决方式,当前输配电企业自然垄断性质为“厂网分开”的遗留问题,输电作为电力供应的核心基础设施,加上自身的技术特性,在多数国家都作为自然垄断企业,而配电实质上不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在我国当前与电网一体,因而披上自然垄断的外衣。事实上,许多国家电力改革已形成输电和配电分离格局。例如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前电力行业由中央发电局(包括发电和输电)和12家地区供电局构成,改革后形成了发电、输电、配电分环节设立公司的局面;在北欧、北美一些国家和地区,传统上存在市政供电企业负责本地区供电,改革后这些公司自然而然成为独立的配电公司,与输电公司独立。虽然我国有自己独立的国情,但若坚持市场化改革,彻底改变输配电企业低效率的状态,“输配分离”势在必行。

输配电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垄断性质 市场化改革

张雷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

国内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

长沙

中文

485-494

2014-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