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少数民族身体文化空间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以弥勒县”可邑村”彝族阿细跳月为例

本文通过人类学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云南弥勒县可邑村围绕阿细跳月身体文化所建设的烽火台、山寨寨门、村民活动中心、民族文化陈列室和制度、跳月广场、可邑民族餐厅、屋外壁画、密枝林等有效物质文化符号和健身舞蹈“阿细跳月”、故事传说、乐声、服饰制作、大小三弦制作工艺、节庆风俗等无形非物质文化符号所现成的文化空间的个案研究,发掘阿细跳月身体文化空间具有健身娱乐、慰藉心理,增进情感与凝聚民族、规范道德秩序,传承民族文化、丰富农村文化,强化村落整合与社会控制等社会功能,形成了强化文化动因、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从一个侧面刻画了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则和机制,阐释这一传统身体文化空间在特色村寨秩序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在当下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建设,建构内源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模式,实现村落内源性传统文化空间与外源性嵌入式的政治公共空间交融互构,不仅是诸如阿细跳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得以保护、传承和重塑,而且还促进经济发展,为民族地区更多的的特色村寨建设寻求出路。

少数民族 体育文化空间 村寨建设 民族特色

韦晓康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100084;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

成都

中文

23-24

2014-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