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运动员感恩观的变迁
本研究旨在透过现象,历史梳理分析在奥运时代和后奥运时代背景下,国家利益对运动员价值的多重诉求,以及运动员价值观的嬗变。三级训练网系统中的运动员因为特殊的时代,强依附于举国体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竞技运动员价值观中感恩观呈现固化的特点。全球经济一体化,体育赛事的市场操作,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延伸,一方面运动员作为职业人,其主体性开始端现;另一方面,社会舆论的发声体现民众出对金牌体育的反思。感恩因子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必然肩负传承的义务和道德责任。与此同时,运动员个体的自我认知日渐明晰的呈现出来,自我肯定、感谢团队、感谢教练、感谢父母、感谢国家在这一代运动员身上有着显著的次序性。通过合理释放运动员个体责任,均衡度量运动员个体义务,才能理性彰显运动员个体诉求。
竞技运动员 感恩观 主体性 社会舆论
刘利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 北京100084;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 四川成都6100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80-81
2014-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