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民众感知角度浅析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

城镇化进程中千城一面、文脉薄弱的现象,激发了民众在”看不见山水,记不住乡愁”的建筑森林中追溯生命之源、灵魂之根的情愫,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保护文脉物质化产物的自然文化遗产即成为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思想,以求在意识感知层面将遗产的”历史性”和”在地性”与民众沟通的基础上,在新城镇化背景下,通过自然文化遗产的个体保护、生态维护以及系统构建三个方面,使民众感知遗产保护的意义与方向,对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背景的自然系统进行保护,既需要保证自然文化遗产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城镇生态格局构建中的完整性,又要对生态和视觉质量较低的区域进行景观整治,提升视觉质量。新城镇的建设要考虑丝绸之路遗迹的保存,可利用遗址所承载的文化与空间来塑造新城镇发展的文脉指引,鼓励建设与自然文化遗产廊道主题紧密相关的游憩设施和项目,以完善进入系统促进遗产的绿色游憩开发,并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城镇规划 自然文化遗产保护 民众感知

霸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沈阳

中文

3-6

2014-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