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研究进展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被市民公平地享有是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能够很好地描述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及评价其服务公平性.本文首先对可达性概念进行全面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成距离法、累计机会法、引力模型法和拓扑法四大类,对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评述.其后,针对不同方法适用领域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介绍.最后,对今后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尽管有关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多样,涉及领域广泛,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能够全面涵盖城市可达性信息的方法。而有关可达性评价所被应用的诸多领域中,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的方法中,网络分析法最能反映实际情况,也显示出了极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将以上方法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则更具现实意义,无论在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评价,甚至未来的优化过程中,可达性评价方法都将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并将更频繁地被使用。但是,关于“可达性”的研究始终是一项“以人文本”的研究,人的心理认知在可达性评价过程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公园的吸引力也对人的出行、目的地的选择等方面构成影响。因此,将公园吸引力、居民心理等因素纳入可达性评价中,可以更好的提升评价的准确性。总之,关于可达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仅就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一方面来说,还有很多问题亟须探讨与解决。如何在评价中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有机统一,这将是未来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内容。
城市公园 可达性评价 吸引力 居民心理
施拓 李俊英 李英
沈阳农业大学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423-427
2014-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