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清泉老先生对我国超硬材料的历史性贡献
1969年夏,在芶老先生带领下,吉林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教研室的部分年轻教师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具分厂磨具车间,进行人造金刚石的实验研究。芶老先生提出了石墨直接转变为金刚石的机构转化机理,加触媒促使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机理,触媒的三条优选原则:定向成键、结构对应、低熔点和人造金刚石专用石墨的优选原则:高纯度、高石墨化度和高密度,引发了全国人造金刚石合成机理的研究热潮。金刚石聚晶的合成和金刚石工具的制造都涉及如何将金刚石牢固粘接的问题,这又是一个实际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芶老先生从固体表面与界面的原子的分布与电子状态入手,揭示了金刚石的粘接机理,提出了金刚石的金属黏结剂的优选原则:结构对应原则、定向成键原则和低熔点原则。这与金刚石的触媒优选原则相同,即金刚石的最好的触媒都可以作为其最好的黏结剂。他指导研究生成功地研制出了耐热性好的透明硼皮金刚石,抗压强度高、耐热性好的粗颗粒金刚石,更高耐热性的硼氮皮金刚石单晶,以及用于石油钻头的高耐热、高磨耗比聚晶。此外,他还开展了金刚石薄膜的形成机理与原子分子设计的研究,构建了合理化的理论模型和结构设计,成功地合成出了大尺寸的优质金刚石薄膜,使中国的人造金刚石工业从理论到技术走上了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人造金刚石 合成机理 金属黏结剂 优选原则
邹广田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607-609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