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革命与危机--中国当代文学变革中的网络文学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就开启了新一轮重大文学转型或变革进程.目前,学界对这场文学转型的重大程度和基本性质可能还估计不足.在我看来,它应该与一百年前的近现代文学变革放在一起加以思考和研究.无论是一百年前的近代文学变革到新文学革命,还是今天的当代文学转型,首先都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狭义)等整体社会历史转型的产物.不过,其中都渗透和包含着一个具体的新媒介文学变革问题,即在宏观社会背景下作为两个时代的”新媒介”——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数字媒介具体推动的文学新变.如果说,前次新媒介文学变革造就了中国的现代印刷文学,并将其选择为文学革命的主力,今天处于同样情境地位或具有同等历史命运的就是中国网络文学.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已经体初步显现出了某些文学革命性质素,同时也已暴露出了严重的文学危机.当然,中国网络文学完全不必如此沉重,完全可以不必顾忌什么文学自主性、独立性问题,继续按照目前的“网络传播的文学”和以商品法则为第一生产原则的片面产业化模式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可以不必担当什么文学使命,就像目前一些批评家所鼓吹的那样。但是,如果中国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化权力场中还想保留文学、网络文学的文化身份,还把这一身份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就无法逃离成长、成熟和接受文学变革重任这一命运的遣送。倘若如此,将笔者讨论过的数字虚拟创作模式、复合符号性赛博文本、融人性审美体验等构成的“网络审美生成性”确立为美学价值追求,以增强网络文学本位意义上的自主性、克服他律性和片面产业化,就成为必需和必要的条件了。

当代文学 网络文学 历史演变 美学价值

单小曦

国内会议

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

北戴河

中文

102-113

2014-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