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与网络文学--兼谈网络文学中的几个问题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可谓2011年文学界的一桩盛事,虽然评奖过程携着它所造成的热度已逐渐远去,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却一直在持续.本届茅奖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主要因为两个革新举措,一是实名制和大评委制的实施,一是吸纳网络文学参评.从几部作品看来,网站推荐有意识地选择了与传统现实题材、创作方法、审美取向相靠近的作品。这几部作品表现了网络文学中现实的一面,而占据网络文学另一大部分的幻想的一面被忽略了,而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和体系,不仅需要加大在线批评,更需要理论批评界的积极和深度介入,并将二者相互勾连,有机融合。过去理论批评界对网络文学主要是大而化之的文化研究,这的确是最快速和省力的方法。这种高屋建瓴、泛泛而谈的宏大式、空泛式批评,使得人们对于网络文学的认识长期停留在既有印象上,对网络这个复杂的媒介中产生的一些具有独特性、原创力和个性化的东西容易忽略。
网络文学 茅盾文学奖 批评标准 写作题材 创作方法 审美取向
王颖
国内会议
北戴河
中文
168-177
2014-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