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洋政府奉系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研究(1912-1931年)

沈阳是近代中国省会、铁路沿线、自开埠的城市之一.在从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晚清政府、俄日殖民、奉系政府、伪满洲国政府、民主联合政府以及国民政府行政主体的交替演变.在这一过程中,以北洋政府奉系为主导的城市规划建设给城市面貌和功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新型的城市空间,为沈阳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选取该历史时期,对沈阳近代城市规划进行准确的特点分析与定位,从而为沈阳现代城市化发展及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提供历史和理论根据.奉系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给城市面貌和功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以奉系为主导的近代城市结构。传统城区的更新改造和商埠地、新型工业区的开发与建设,使得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带被纳为城市新区,城市的范围大幅度地扩大,由此增加了城市空间的容纳度。工商业的发展促使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完善的内外道路交通系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虽然奉系主导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了新型的城市空间,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发展模式,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政府的管理机制并不规范,导致了土地市场的无序;各个城区之间的整体性不强,更多的是注重于局部的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 城区改造 工业区建设 空间容纳度

王骏 李百浩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14年第6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

福建泉州

中文

122-129

2014-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