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沈阳近代城市空间演进历史研究(1898-1945年)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沈阳传统的城市发展历程被殖民势力所打破,被迫进入了近代城市发展的转型期,第一次打开了国际化与近代化的大门,突变式地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城市空间、经济模式、政治体制和文化思潮的全面转折和革新时期.今日沈阳城市之中心依然继承了近代城市的精华,保留着部分近代城市的空间风貌,延续并强化了近代城市的主要职能.本文即对1898-1945年沈阳城市空间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其阶段,总结其特征,探析其影响,并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演变作出客观、谨慎的评价.沈阳近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由于社会动荡,长期以来都没有总体规划来指导整个城市的建设,唯一具有总体规划意义的《奉天都市计划》也由于社会动荡未能全部实施,仅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未能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沈阳近代形成了“拼贴式”的空间格局,铁路附属地、铁西工业区、老城区、大东工业区和商埠地之间联系的道路很少,造成了许多断头路和丁字路。沈阳近代城市规划汲取了西方早期功能主义的规划经验,铁路附属地的规划建设带来了先进的基础没施、管理手段和科技知识,早期的现代主义规划思想在这一区域得以完整实践。同时商埠地、盛京古城周边的东塔兵工工业区、沈海市场也都采用了方格路网、功能分区的基本模式,火车站、娱乐区、商业街及新式学校等成为城市新的活力中心。

城市规划 空间布局 演进过程 功能主义 现代主义

李晓宇 张路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 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三所

国内会议

2014年第6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

福建泉州

中文

139-152

2014-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