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岛熊本茶业
日本南九州岛熊本的茶叶栽培面积占全国第四位,毛茶生产量占全国第九位.县内茶园以山间丘陵为中心,主要以生产煎茶和蒸制玉绿茶为主.历史上在1600年前后开始有茶叶生产的记载.江户时代专供肥后藩主细川家族的御前茶园设在多久星原和白丝地区.熊本县南部人吉的相良藩为了促进和琉球的交易,也积极鼓励制茶业的发展.明治初期日本首家红茶讲习所的设立就在县内的山鹿和人吉.本文对釜炒茶、青柳茶、蒸制玉绿茶、矢部茶作简介.釜炒茶,就是在釜中炒制,来抑制茶叶的酸化酵素的制茶法。茶叶在350度的铁釜中,利用茶叶和茶釜接触中传导加热发生的水蒸气进行杀青。一般来说,经过杀青炒制后、在经过揉捻、中揉、干燥和烘干的过程,形成成品。青柳的命名,是在元禄年间(1688-1704),肥后(熊本)和日向(宫崎)的国境线的岗哨监视官员,发现在马见原(山都町)附近的茶叶品质优良,就取名青柳。蒸青制玉绿茶,在日本九州岛岛各地都有生产。外形像钩针一样大小蒸青制绿茶,经过蒸热、粗揉、揉捻、中揉、再干燥、烘焙的过程形成制品。“矢部茶”的最初记载,是1733(享保18)年。“商人收集茶叶,运往熊本市内”。现在主要生产第一次采摘的茶叶,以蒸制玉绿茶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釜炒茶和煎茶的生产。茶园分布在标高350-600米的山地,由于大部分茶园集中在400-500米的高冷地带,冷凉的气候条件使得害虫发生的机率减少,有利于有机栽培和低农药栽培。
釜炒茶 青柳茶 蒸制玉绿茶 矢部茶 生产工艺
坂本孝义 顾雯
熊本县农业研究所中心球磨农业研究所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96-200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