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污染影响因素识别及政策选择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以更大力度治理雾霾的信号.科学识别影响雾霾污染的关键因素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基础,根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加强环境规制、适度提高能源价格、良好的生态建设等均有利于雾霾的减少,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建筑施工面积的增加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等会加重雾霾污染.为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短板”,让蓝天未来不至成为奢侈品,须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对减霾的空间差异,综合实施区域差异化减霾措施和区域联防联控政策.建议坚持创新发展,培育治霾持续动力、坚持协调发展,实现雾霾区域联防联控、坚持绿色发展,供需两侧双向助推减霾、坚持开放发展,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治霾经验与技术、坚持共享发展,尽快使不同地区居民都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雾霾 污染识别 差异化减霾 联防联控政策
肖宏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70-275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