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宁波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未来情景模拟
根据2014-2015年宁波市逐日气溶胶浓度资料,运用统计方法以及对A1B情景设计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年际变化不明显,PM2.5的浓度超出国家二级限值达10μg/m3,SO2、NO2、PM10浓度界于国家标准一至二级浓度限值;中度到重度污染空气年均16天,冬季占78.1%;除O3浓度外,其它气溶胶浓度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特征.RegCM3的A1B情景预估表明,未来宁波气温年均增幅约0.06℃,在气候仍呈缓慢变暖的环流背景下,如果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按2014年到2015年的增长率,且不考虑人工治理的情况下,未来10年宁波市各污染物浓度还将呈稳步上升趋势,至2025年SO2、NO2的浓度将可能达到71~100μg/m3,PM10、PM2.5浓度将可能分别在200μg/m3、150μg/m3.如需要达到中国新空气质量标准,则要减少排放总量或控制减排系数,一类标准的PM2.5各季节浓度需控制在40~90μg/m3,排放总量系数0.88以下,二类标准的PM2.5浓度需控制在20~45μg/m3时,排放总量系数0.4以下.研究成果对于客观认识宁波现阶段的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以及对于开展清洁空气行动,整治大气环境污染起到积极的科学决策等作用.
大气环境 细颗粒物 气溶胶 污染物浓度 空气质量
俞科爱 陈有利 张晶晶 徐迪峰 黄鹤楼 陈迪辉
宁波市北仑区气象局 浙江宁波 315826 宁波市气象台 浙江宁波 315012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901-907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