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粒径分布特征

目前细颗粒物区域污染已成为普遍现象,控制燃煤电厂细颗粒物的排放是控制大气中细颗粒物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了解燃煤电厂细颗粒物的排放粒径分布及其形成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浙江某电厂660mW燃煤机组,在120、100、90和85℃四种不同运行工况下,采用DekatiELPI+对电除尘器入口和出口以及烟囱60m横断面处烟尘进行多平台同步采样测试,以研究该电厂所排放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不同工况下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不同工况下,电除尘器出口和烟囱60m横断面处颗粒物数浓度都主要集中在亚微米态(粒径<1μm),并随粒径增大而数浓度快速减小.②随着烟冷器出口烟气温度的降低,烟气经过除尘装置后,无论是颗粒数浓度还是质量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当烟气温度降至90℃时,继续降温对电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影响基本趋于恒定.③当原烟气稀释倍数从7倍增至10倍时,6~27nm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呈指数倍增长,说明稀释过程主要影响纳米级颗粒物的数浓度.

燃煤电厂 细颗粒物 粒径分布 排放浓度

武亚凤 陈建华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 北京 100012

国内会议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厦门

中文

1421-1427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