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春季游泳生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研究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春季游泳生物分布特征,利用2017年春季(4月)在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开展游泳生物(鱼类、虾类和蟹类)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资源密度(重量和尾数)和多样性特征,并初步研究了游泳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游泳生物种类18种,其中鱼类10种,占总种类数的55.56%;虾类5种,占总种类数27.78%;蟹类3种,占总渔获种16.66%.游泳生物重量密度分布在3.94kg/km2~360.27kg/km2之间,平均值为78.3lkg/km2.游泳生物尾数密度分布在2.28-22.35×103ind/km2之间,平均值为9.68×103ind/km2.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中国毛虾、刀鲚和脊尾白虾4种.鱼类平均幼体比例为71.59%,虾类为44.02%,蟹类为78.57%.游泳生物的重量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74;游泳生物的尾数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48.从游泳生物资源平面分布来看,杭州湾南岸近甬江口海域一侧游泳生物的重量密度高于离岸一侧;而尾数密度分布特征与重量密度呈相反趋势.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是影响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平面分布的主要因子.
海洋游泳生物 重量密度分布 尾数密度分布 环境因子
张冬融 贾国东 陈立红 郝喆 王志富 丰卫华 钱健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2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524-2533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