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阴极降解偶氮染料过程电子传递机制的分子模拟分析
偶氮染料作为中国印染废水的典型污染物之一,由于色度极高,影响水环境的美观并通过减弱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生态环境被破坏。此外,偶氮染料如果进入人体可分解为芳香胺类物质,是一类毒性更强的致癌物。以电活性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system,BES)可以有效地对偶氮染料进行脱色已被证明。但是,关于其中生物阴极电活性生物膜的作用机制,尤其是电子传递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混菌构成的生物阴极电活性生物膜,因为其成分复杂,大多数的研究还停留在其整体特性和催化能力的表观研究上,至于深入的具体的机制方面的分析,还并没有太多的方法。本文从相关蛋白机制的角度出发,利用分子模拟软件MOE进行相关的生物阴极机制研究。MOE分子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细胞膜上相关的导电蛋白与目标化学物之间的结合位点,从而为生物阴极电子传递机制提供依据。
偶氮染料废水 生物阴极降解 电子传递 分子模拟
王有昭 潘元 吕丽婷 朱彤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沈阳 11000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739-2740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