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潜火山岩与铀成矿的关系-以流纹斑岩为例

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位于华北陆块北缘铀成矿省,区内具工业价值的铀矿床以火山岩型为主.已发现的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潜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尤以与流纹斑岩关系最为密切:铀成矿时代一般晚于潜火山岩成岩时代,矿体一般产于潜火山岩内外接触带,呈浸染状、群脉状或似层状.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从事铀矿找矿工作,本文以张麻井和红山子铀矿床为例,初步总结潜火山岩与铀成矿的关系:以过渡岩浆室为矿源和热源,以岩浆通道(潜火山岩、火山颈)为热柱,冷水和热液沿附近的构造裂隙循环,在火山机构附近成矿,后期改造叠加再次富集.潜火山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导矿和储矿的双重作用,由此建立潜火山岩成矿模式.依据此成矿模式,对比毕家沟破火山内流纹斑岩特征,总结成矿有利条件,指出找矿方向,圈定找矿靶区.

铀矿 火山岩 潜火山岩 流纹斑岩 成矿模式 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

李继木 刘阳 牛子良 张韶华

核工业二四三大队,内蒙古赤峰024000 承德市矿产资源评审中心,河北承德067000

国内会议

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四川绵阳

中文

110-116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