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本辐照用7Li离子束流特性诊断研究
7Li离子属于高LET辐射,是辐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使用的重离子射线之一,它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与低LET辐射相比,高LET辐射通过直接作用于生物的靶分子DNA,而诱发更为复杂、严重、不易修复的DNA损伤,如双链断裂和非双链断裂集簇性损伤等,从而引起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改变、细胞衰老和死亡、癌变和变异等生物学效应.因此,建立辐射生物学专用实验装置和相应的束流诊断方法,获得束流品质满足生物样本辐照要求的离子束,是开展7Li离子束致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R20支线末端的生物用新终端上进行,运用不同的探测方法对串列加速器引出的43MeV7Li离子束流的稳定性、束斑大小和均匀性、注量的准确性进行测量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4.2×104-1.5×105particles/cm2/s注量率范围内,两种不同类型闪烁体探测器测得注量率变化呈线性关系,束流稳定性良好;均匀性好于90%的最大束斑面积为5.0cm×5.0cm;运用闪烁体探测器监测的7Li离子注量与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测得的绝对注量的误差小于10%.束流特性满足辐射生物学实验要求.
辐射治疗 锂离子 束流特性 肿瘤细胞 杀伤能力
张小玲 隋丽 孔福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北京102413
国内会议
四川绵阳
中文
14-19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