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探讨主胸弯或胸腰弯为主弯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术后肩失衡加重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主胸弯或胸腰弯为主弯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术后肩失衡加重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主胸弯或胸腰弯为主弯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选取T1倾斜角和双肩软组织影高度差(RSH)作为肩部平衡参数,并根据手术前后两参数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肩失衡改善组和加重组. 结果:术前RSH为-17.01±21.85mm,术后末次随访改善至4.76±18.11mm。Tl倾斜角山术前-10.20°±19.53°改善至-2.72°±13.4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RSH改善组中术前RSH和近端弯与主弯的手术前后变化值比值明显高于加重组(p<0.01)。同样,术后T1倾斜角改善组与加重组相比,术前RSH、术前T1倾斜角和AVT较大,而术前近端弯、术后近端弯和术前远端弯较小(p<0.01)。 结论:发现多种影像学参数可影响术后RSH和T1倾斜角的加重或改善。此外,术前 RSH和T1倾斜角分别是导致术后RSH和T1倾斜角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主胸弯 胸腰弯 僵硬性脊柱侧凸术 肩失衡 危险因素

海涌 藏磊 范宁 鲁世保 苏庆军 杨晋才 关立 康南 孟祥龙 刘玉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67-67

2015-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