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针灸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临床治疗的疗效也是确切的.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复杂多元化的康复方案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接受和采用,其中针灸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对近10年各种针灸治疗方法做文献总结,指出针灸具有疏通经脉,解痉止痛的作用,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它有利于促进患肢功能的改善,能刺激人体大脑皮质产生生物电活动,以诱发肌张力或缓解肌张力,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大脑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肢体功能障碍。针刺自古有“经脉所过庄治所及”以及“治痉独取阳明”的理论选穴多注重局部治疗作用,穴取肩骼、肩骼、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阿是穴等。中医对治疗SHS以舒筋通络、益气活血、化痕通经为治疗原则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放针刺所选外关交阳维脉,为手少阳经穴可疏通肩、手部经络气血起到通行经络气血消肿止痛作用;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肩骼为手阳明经穴,交于阳跷脉;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三穴对于调节患肢血流,减轻疼痛反应等均有很好疗效。因此规代研究热点多为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手段特别是早期康复的综合治疗并且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目前认为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即开始早期康复,能明显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减少后遗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而且是安全的。但是肩手综合征应早期治疗,如果已达Ⅲ期,则治疗效果极差。常娜和赵雪英认为早期介入针刺治疗,可降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于桂杰发现,早期针灸介入配合良肢位指导较好疗效。综合上述文献情况来看,针灸已被广泛用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并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体针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近几年体针常结合康复训练方法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但各医家选穴不同,针刺手法各异,疗效评价不统一,因此各个研究的疗效可比性差异较大,并且缺乏系统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因此,应该以后在预防的基础上寻求规范的针灸方法并结合其他有效治疗方法,尽可能的总结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肩手综合征 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脑卒中

李明玉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中医康复科

国内会议

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412-415

2015-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