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特殊儿童社会参与度与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研究

特殊儿童兴趣度的狭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同时,也是导致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他们在较结构化、条理化的学校生活中有事可做,因而,行为问题较少。但在家庭中缺乏程序化、丰富化的环境,行为问题突显较多。家庭成员是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真正实施者或者主要实施者。在家庭环境下培养幼儿,如:玩玩具兴趣、亲子游戏、体育活动、户外活动等兴趣。这对他们繁重的课堂压力也是一种释放和调整。社会环境的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跟普通幼儿的融合和家庭之外环境的融合。残障学生应该全部或尽可能到普通学校里与普通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在普通幼儿身上他们可以学习更多的良性行为、积极行为。通过普教和特教的结合,发现幼儿在普通教育环境下的问题,再借助特教资源进行干预,让他们最大限度的融入到普通环境里才是特殊儿童真正的融合。

特殊儿童 融合教育 家庭培养 社会参与度 问题行为

杜妍 李丹

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1630-1634

2015-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