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宝兴厂复式小岩体锆石标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宝兴厂矿区处于北北西向金沙江-红河断裂与近南北向程海-宾川断裂夹持的三角部位.这两条断裂是滇西地区活动性很强的大断裂,它们与矿区次级东西向的断裂控制着岩浆侵入和就位,并影响着整个岩带和矿带的分布格局.矿区构造活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形成了金沙江—红河斑岩成矿带上重要的一部分.矿区复式小岩体成为滇西富碱斑岩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正长斑岩、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等组成,出露面积约为1.36km2。据前人资料统计表明矿区岩浆活动时间跨度为52-29Ma,高峰期集中在33-36Ma。近年来,根据复式岩体最新的年代数据、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宏观野外明显穿插关系,表明复式岩体是同期同源岩浆多次脉动侵位的结果。 复式小岩体中广泛发育锆石,常见于石英、长石和云母斑晶和基质中,锆石多为等粒状和长柱状,锆石长短轴之比多小于2,长轴普遍大于200μm,晶形完好。研究发现该区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具有富水、富碱、富含成矿物质的特征,成为有利成矿的岩浆系统。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复式岩体发育具有明显韵律振荡环带的岩浆锆石和具有核幔构造的继承锆石,已有研究表明,幔源岩石中的锆石都有较低的稀土质量分数,而研究区复式岩体锆石稀土质量分数都很高,说明其原岩可能为壳源型或壳-幔混合型。 复式岩体锆石Hf同位素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岩浆锆石(176Hf/177Hf)i值比较稳定,在0.282739-0.282826;εHf(t)值为-0.4-2.7,除斑状花岗岩之外,其余岩体的εHf(f)值多为正值,少部分为负值,表明岩浆均有地壳熔融作用的成分和地幔柱活动,斑状花岗岩地壳熔融成分多余其他岩体,可能是新元古代基底物质部分熔融,并混入少量的幔源物质形成的以壳源为主的混合岩浆。而正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可能是印度大陆壳继续俯冲,导致地幔物质上涌,与新生代一中生代陆壳物质形成的混合岩浆。Hf同位素为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0.83-1.00Ga,继承锆石为0.93-1.54Ga,εHf(t)与U-Pb年龄对应图解上,投点均在球粒陨石演化线附近,而绝大多数投点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上,表明岩浆来自于地幔和地壳,但以地壳物质来源为主。整体来说,矿区复式岩体岩浆均经历了壳幔混合的过程:印度大陆壳与欧亚大陆壳碰撞俯冲,新生代一中生代基底物质部分熔融与地幔岩浆混合,形成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源岩浆。
复式岩体 发育机制 锆石铪同位素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刀艳 李峰 吴静 王蓉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